讲好“新警察故事”丨《猎狐》研评会
立足“猎狐行动”这一大背景,《猎狐》聚焦经济犯罪,以人性为探讨点,进行了一次颇有哲学意味的“镜头写作”。
作者:钟园园
“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即将来临,今晚(5月7日),经侦题材电视剧《猎狐》中跨国“狩猎”收网,剧集也迎来尾声。
以公安部真实案例“猎狐行动”为背景,电视剧《猎狐》讲述了北江市公安局“天才捕手”夏远(王凯 饰)率领经侦干警,经过数年侦缉、跨国“猎狐”,最终破获王柏林(刘奕君 饰)犯罪集团的故事。
《猎狐》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柠萌影业、柠萌开新、优酷及阿里影业联合出品,赵冬苓担任总编剧,刘新导演,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优爱腾三家视频平台同步播出。5月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电视剧《猎狐》视频研评会举办。剧作主创、平台代表、专家学者以及青年观众代表就该剧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现实立意、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公安题材一直是影视创作的富矿。”视频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表示,这类题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下的公安题材剧作在数量尤其质量上有显著提升,《猎狐》是最新例子,有对人性和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可以看到公安题材电视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进步。
新“警察故事”
近两年,公安题材剧迎来了一次创作小高潮。已播出的《破冰行动》《天下无诈》《猎狐》,待播的《三叉戟》《燃烧》等,通过讲述不同细分领域的警察故事,从多个侧面为公安题材剧“添砖加瓦”。
以“猎狐行动”为背景的《猎狐》聚焦打击经济犯罪,呈现了经济犯罪侦查警察这一鲜为人知的警种,丰富了荧屏警察形象,展现了执法机构有逃必追、深度打击经济犯罪的决心。
“深入剖析经济犯罪高智商博弈的特点,深刻体验经侦民警忠诚履职、英勇无畏、攻坚克难的决心和睿智。”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巡视员、副局长孙洁对《猎狐》创新讲述警察故事的艺术品质表示赞赏。
在SMG 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看来,《猎狐》对经侦题材的触碰,突破了两个难点,“与刑侦题材相比,经侦题材不一定有暴力、血腥,《猎狐》剧情逻辑丝丝入扣,展现了大量的智商博弈,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另一方面,《猎狐》将专业性内容很好地融入剧情,用普通观众能够理解的叙事方式解释了犯罪、侦查和追捕过程。”
剧中,吴稼琪母亲冤情证据过了20年追诉期才姗姗来迟,真相被有意延迟打开。在追查过程中,吴稼琪这一形象得到成长,从个人的恩怨和执念走出,拥有了一个真正警察的信仰。“夏远、吴稼琪等青年干警的成长与起落不落俗套,(角色)说服力很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蓉说。
《猎狐》导演刘新则从镜头语言风格进行阐述。他提到剧中的手持镜头、长镜头,都是在反复演练、深度沟通后有目的的设置。该剧的镜头语言风格起到了烘托真实气氛、塑造人物性格、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三个作用,“比如晃动镜头,有的增强紧张、纪实感,有的表现未知的不稳定感,有的则是外化角色的心理内容”。
用人物结构故事,借罪案挖掘人性
《猎狐》故事涉及的人物群像中,既有狡猾出逃的“狐狸”,也有跨境追逃的“猎人”。用人物结构故事,人性的坚守和挣扎也在“猎”和“狐”的斡旋之中,逐渐被剖析开来。
在创作过程中,《猎狐》编剧赵冬苓听取了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的建议,以二元法来创作剧本。“要二元论不要一元论。不能只写经侦干警的大智大勇,犯罪分子经不住诱惑而沦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也要描写出来”,她解释,这样更有利于呈现经济大潮中人性的起伏和百态。
《猎狐》采用一案到底的叙事手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一案到底,不仅是彻底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能把事件写清楚,更重要的是她(赵冬苓)腾出了大量的篇幅,来揭示活跃于案件当中的犯案人和破案人的精神轨迹。”在他看来,写涉案剧一定要写出犯罪人的犯罪历程,写出人性的深度。
现实社会里,经济犯罪具有特殊性,但时代发展带来的人性考验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这样的个性和共性在《猎狐》中都有到位体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国评价:剧集通过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刻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对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有着准确表达,从而使作品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对剧作中人物的层次感表示肯定:“王柏林、唐洪之流,从一开始面对金钱就贪婪无厌,穷凶恶极;郝小强走向犯罪的过程是亢奋、躁动和不安的;面对财富,钱程、孙铭等人虽然挣扎而恐惧,但不受控制地走向了犯罪;天真的于小卉,质朴而糊涂的杨建秋,被亲情所绑架后无奈而悲哀的杨建群,剧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心理层次。”
“该剧对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人性挣扎进行了探讨,剧中的‘猎物’,既有知法犯法者,也有迷糊卷入的法盲,还有被人情社会裹挟的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结合剧中的典型人物梳理了剧情的亮点,“于小卉和郝小强这组人物是激情犯罪,任性和冒险、勇气和无知把他们推向了犯罪,这是把青年犯罪的特点写出来了”。
有意义的“普法教育公开课”
第38集,夏远在烂尾楼中找到了罪行暴露的杨建群。杨建群扔给夏远一罐啤酒,夏远下意识说道:“师父,我还在上班呢。”杨建群低头苦笑,回他一句“我已经下班了”。这句闻之令人惋惜的话,揭示出腐败的土壤和利益链对一个曾经的杰出青年的摧毁。
诸如此般,《猎狐》对多个犯罪分子走向深渊的过程做了全景式展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解释人性沉沦原因的同时,该剧还为观众献上了一堂颇具警示意义的“普法教育公开课”。
《猎狐》制片人张翼芸发言称,该片对操纵股市、金融PUA、经济洗脑等经济犯罪和人性沉沦都进行了镜头刻画。“随着剧情发展,观众对还原经侦警察生活,海外追逃不易有了深刻的理解。这部剧不仅承担了全民普法的作用,还具有警示教育的现实意义。”
剧集播出后,一些于剧情相关的普法教育也在线上开展。阿里文娱优酷总编辑张丽娜介绍,此前杨建群饰演者胡军“现身说法”,在线与观众互动,“杨建群其实在这个剧里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以他来引导普法教育很有教育意义。”据统计,参与互动的2000余人中,有52%是00后,“《猎狐》的播出,对在青少年中间普及防范经济犯罪有关知识,有良好的作用”。
“《猎狐》不仅聚焦了打击经济罪犯,还描绘了每一个罪犯背后的家庭。实际上这就是想写‘一人犯罪,全家遭殃’。这对电视剧机前的观众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体现了法治社会的治理能力和威慑力。”《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说。
编辑 | 袁鑫笛 曾宇衡
丨专访
丨观察
丨活动
丨纪录